如何解决为品牌取名这个万年难题?
就像国外知名民宿预定品牌Airbnb的品牌命名汉化为「爱彼迎」,也经历了一番灵魂拷问。
多数人认为这个品牌命名本土化不足、并且语言学检测不过关,据说该中文命名来自「让爱彼此相迎」的缩略,但其背后命名的拟制,其涉及的技能,只是国外品牌汉化的常规模式之一。
01纯粹音译
例如,
「英菲尼迪 Infiniti」,中文名就是堆叠表音字,与英文名意义无相关性、纯粹音译。
「雷克萨斯 Lexus」,中文名也属于此类,先前该品牌有个中文名叫「凌志」,除了音译,也有其他。
「轩尼诗 Hennessy」音译得写意、很有格调
「雅诗兰黛 Estee Lauder」能使人感受到女性之美
「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」很有绅士范
以上三者,其品牌均以姓氏命名。
对于「不列颠 Britain」的粗鄙,「英吉利 English」能使人感受到好意及幸运。「耶路撒冷 Jerusalem」显得深邃冷峻、神圣。
可见纯粹音译,也可营造意境。
02音译+行业特质/精神属性
「奔驰 Benz」比起港台音译的「平治」、「宾士」之类,无疑多了行业特质。「领英 LinkedIn」也属于此类。
「可口可乐 Coca-Cola」,中文名绝佳,与英文名意义无相关性,但除了音译,也导入精神属性
「百事可乐 Pepsi-Cola」,也属于同一类型。「百事可乐」的品牌命名,某种程度上不比「可口可乐」差多少,前者有如同一句祝福词,更具备约定俗成地流通的可能性。
「露华浓 Revlon」,也是经典,借鉴名句,构建出其英文名没有的精神背景,——Revlon,作为品牌名,是几个创始人姓氏的组合。
「强生 Johnson」,同样是中文名更优质。
「范思哲 Versace」的中文命名是对品牌内涵的提升。
03混译
类似的还有「星巴克 Starbucks」,Starbuck 是小说虚构人物,从中拆分出「star」意译为「星」,余下的为音译,「巴克」不表意。
「联合利华 Unilever」及「巴黎贝甜 Paris Baguette」等,既是混译,但又进一步,「利华」、「贝甜」还是有所表达、暗示。
「漫威 Marvel」的中文品牌命名,既嵌入行业关键字,也有对英文名的意译,所以也算混译。
「爱马仕 Hermès」,一定程度上也应该归属此类,当然此「马」此「仕」的得来,得联想其品牌标志。
04纯粹意译,及增补意译
「软银 Softbank」
「苹果 Apple」、「脸书 Facebook」以及「空客 Airbus」等品牌命名汉化,纯粹意译。
快消品牌「雀巢 Nestlé」,Nestlé 是品牌创始人的姓氏,但拆解单词,nestle 本意就是「构建鸟巢」,已有增补意味。
以「非可乐」界定类目的「七喜 7UP」,其品牌英文命名起源众说纷纭、没有定论,但中文汉化命名相对还是可以拆解:「七喜」的粤语发音等同「七起」,意义上完美对应英文「7UP」,启用「喜」,只因该字更有意义,——用谐音字做意义增补扩展。
05字面无强相关性但又有内在关联
科技巨头「甲骨文 Oracle」的命名中,不能说「甲骨文」与「Oracle」有多相关性,又不能说没有相关性,甲骨上是有「神谕」、也不全是神谕。
碳酸软饮品牌「激浪 MountainDew」,中文名与英文名并不对应,但「激浪」大概是描述饮用之后的刺激感。
百事可乐的母公司在国内叫「百胜 Yum」,中英文不相关,「百」自然来自「百事可乐」。
「花旗银行 Citibank」出身纽约,来自美国,——美国国旗俗称「花旗」,这又是所谓「字面无强相关性但又有内在关联」的例证。
06初阶源词,不必要汉化
比如,相对于「肯德基」,KFC 更易于记忆及传播,在当下及将来,更有利于降低营销成本。
NBA、IBM 之类的品牌命名,同理。
07高阶源词,没必要汉化
真正的文化入侵,应该是类似「Windows」、「Thinkpad」、「iPhone」之类,在中文语境,没有相对应的「文字」(汉化品牌命名)来描述,任何人提及必然得说出「源词」,——这大概是品牌营销的最高境界,去除中介媒体,直面异于品牌发源地、文化相异的消费者,令对方口耳相传。
总结